当前位置:首页  > 工作动态
 
陇中中医药文化丨岷县当归甲天下


发布时间: 2025- 03- 28 09: 36 来源: 市中医药学会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

定西地处陇中,地理条件独特,中医药资源异常丰富,是全国“道地”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,栽培历史悠久,自古有“千年药乡”“天然药仓”之美誉,拥有甘肃品牌药材的当归、黄(红)芪、甘草、大黄、党参 “五朵金花”,陇西、岷县、渭源分别被命名为“中国黄芪之乡”“中国当归之乡”“中国党参之乡”, 以岷县为主出产的当归,素有“中华当归甲天下、岷县当归甲中华”之称。      

  

当  归   

当归【别名】秦归、云归、西当归、岷当归。尤以甘肃岷县当归品质最佳,有“中国当归城”之称。 【来源】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(Oliv.) Diels 的干燥根。秋末采挖,除去须根及泥沙,待水分稍蒸发后,捆成小把,上棚,用烟火慢慢熏干。 【生境分布】 生态环境:生于高寒多雨山区。 资源分布:主产定西市岷县,漳县、渭源县亦有大面积栽培。 【采收加工】 10月上旬叶已变黄,割地上部,10月下旬,挖根,2~6个捆成一把,搭棚熏烟(15天)至红色或金黄色,用文火熏干,注意翻动。 【商品规格】《国药联材字(84)第72号文附件》 1.全归规格标准分5个等级, 2.归头规格标准分4个等级。 【炮制】 当归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薄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 

酒当归  

酒当归:取净当归片,照酒炙法(附录Ⅱ D)炒干。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,切面有浅棕色环纹,质柔韧,深黄色,略有焦斑。味甘、微苦,香气浓厚,有酒香气。 
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 【功能与主治】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用于血虚萎黄;眩晕心悸;月经不调;经闭痛经;虚寒腹痛;肠燥便秘;风湿痹痛;跌扑损伤;痈疽疮疡;虚寒性腹痛、冠心病心绞痛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痛证;肠燥便秘;久咳气喘。酒当归活血通经。用于经闭痛经;风湿痹痛;跌扑损伤。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、带、胎、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,所以中医称当归为“女科之圣药”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6~12g。 【注意】用本品活血时宜酒炒用。 【贮藏】置阴凉干燥处,防潮,防蛀。       

【食疗附方】    

 1.   当归烧羊肉: 

当归、干地黄各15g,干姜10g,羊肉250g。羊肉,洗净、切块,入油中炒至发白,放入中药,加水、盐、酒等,以小火煨至羊肉烂熟即成。饮汤吃肉。本方以羊肉、当归、地黄补虚益血,以干姜温中健胃。用于血虚体弱,或虚寒腹痛。源于《千金要方》    

2.   当归羊肉汤: 

当归、党参各15g,黄芪30g,生姜10g,羊肉500g。羊肉切片,各药用纱布包扎,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烂熟。饮汤吃肉。本方以参、芪补气,羊肉补血,当归补血活血、止痛,生姜温中健胃。用于产后气血虚亏,发热自汗,肢体疼痛。 源于《济生方》   

 3.   当归补血汤: 

当归10g,黄芪60g。煎水饮。亦可将用量增加,煎成膏滋食。本方重用黄芪,次为当归,意在补气而益血。用于失血后气血耗伤,或气虚血亏,体倦乏力,头昏。源于《内外伤辨惑论》      

4.   当归肉桂酒: 

当归30g,熟地黄50g,红花15g,肉桂6g,甜酒1000g。用甜酒浸泡各药1-2周以上即成。本方以当归补血活血、调经止痛,熟地黄滋补阴血,红花、肉桂活血通经,用甜酒可行血脉。用于血虚,或有瘀滞的经闭、月经不调。   

 5.   归芪蜜膏: 

当归、黄芪各30g,陈皮10g,火麻仁100g,蜂蜜适量。火麻仁捣碎,同前三药加水煎取汁液,再煎至浓稠,入等量经煎炼的蜂蜜,搅匀,煎溶。每次食1-2匙。本方以黄芪补中益气,当归、蜂蜜、火麻仁润肠,兼用陈皮理气。用于老人气虚肠燥,大便秘结难通,少气自汗。



责任编辑: 宋亚萍       
分享到:
[ 打印本页  |  关闭窗口  ]